电负性:基础概念、理论计算进阶及在现代化学/材料科学中的作用
其周期性呈同周期递增、同族递减规律,相对论效应可使超重元素电负性异常。理论模型从键能关联发展至结合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现借助DFT和相对论校正提升精度,为材料设计与反应机理研究提供支撑。
其周期性呈同周期递增、同族递减规律,相对论效应可使超重元素电负性异常。理论模型从键能关联发展至结合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现借助DFT和相对论校正提升精度,为材料设计与反应机理研究提供支撑。
2022年学院三个本科专业实现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全覆盖,2024年三个本科专业均位列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A+评级。学院坚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前沿,扎根国民经济主战场…
10月15日,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会(IUMRS)主席库马尔在中国广西出席第三届世界材料大会上宣布,自2026年1月起,该联合会总部正式迁至中国,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接管。
10月30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2025》。对2024年度我国科技论文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位;世界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高被引论文,超过一半来自
在17世纪的英国,一位名叫弗朗西斯·培根的哲学家,曾在昏暗的烛光下进行过一个看似儿戏的实验:他将一块硬糖置于黑暗中,用指甲轻轻刮擦,直至糖块碎裂。刹那间,细碎的火花如星辰般迸发,照亮了整个房间。这并非魔术,而是自然界的奇妙馈赠——机械发光(mechanolum
量子点(半导体纳米晶)是三维空间内对导带电子、价带空穴及激子产生量子限域效应的半导体纳米结构。其典型尺寸范围处于2-10nm,常规形貌为类球状结构,市场主流产品多采用核壳复合构型。该材料具有宽激发光谱、窄发射峰、高荧光量子产率及优异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在发光器件
为搭建青年科技人才跨界交流与成果转化平台,北京粘接学会将于10月28日举办“医疗健康·新材料·粘接:青年科学家融创沙龙”“‘凝材聚力,逐梦空天’青年跨界创新沙龙”2场活动。
化学键的类型、强度和分布决定了分子或晶体的稳定性、反应活性以及物理化学性质。因此,深入探讨化学键的形成机制及其在不同体系中的表现,对于理解物质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亿万国人而言,这或许只是一则科技新闻,但在全球科技治理版图中,其意义不亚于一场"地壳运动"。作为国际科学理事会(ISC)的核心成员,IUMRS承载着制定全球材料研究议程、推动跨学科合作、培育顶尖人才的关键使命。它的迁徙,不仅是对中国材料科学实力的最高认可,
9月26日,2025年中国科协第22期材料科学与工程巾帼科技创新沙龙在太原举行。山西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贵增,山西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继龙,山西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邰三亲等出席会议。此次沙龙由中国科协常委会女科技工作者专委会指导,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
近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逆风翻盘成为高考志愿季的热门话题。谁能想到,曾经被调侃为“四大天坑”之一的专业,如今却在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的春风中脱胎换骨,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在强国复兴的大背景下,材料学不仅是技术革命的幕后英雄,更是诸多领域创新的发动机。
以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排在“四大天坑”专业里面,但是现在已经脱坑了。在国家战略层面材料科学与工程撑起大国制造的"隐形脊梁"。在航天、芯片、半导体、电力电子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都有材料学的影子,而且还处于重要位置。所以以前是天坑专业,而现在是香饽饽。
坐落在东部沿海城市大连的“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大连理工大学,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计算机科学等15个学科位列ESI排名前1%;拥有数学等5个拔尖计划2.0基地;软件工程等74个国家和省级一流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学子肩负时代使命,9月18日,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纪念“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主题升旗仪式。
全国排名第21位(2025年ABC排名),教育部直属“双一流”A类高校,始建于1901年。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
2026年第十四届纳米与材料科学国际会议(ICNMS 2026)定于1月21日至24日在新加坡召开,会议聚焦纳米材料的前沿研究与应用创新。会议涵盖合成方法、表征技术、纳米器件设计及跨领域应用(如能源、医疗、环境治理),旨在通过跨学科对话与产学研协作,推动纳米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地处中国上海,拥有松江、延安路和新华路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园环境优美,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和“上海市文明校园”,其松江校区还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